“陶燃而醉“团队满载而归 艺术设计工程学院创新创业项目再上新台阶
作者:艺术设计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2-06-27 10:19点击率:
近日,艺术设计工程学院为了加强创新创业项目成果,提升双创水平,深化双创教学质量,学院副院长刘涛、项目指导老师刘海军亲自带领学院互联网+大赛”陶燃而醉”项目组成员,在工艺美术大师张海文陶艺工作室进行洽谈合作、共创产品,完成了十多天的交流学习。
项目组一行人一到达陶艺工作室便直接开始学习陶艺制作,荣昌陶制作工艺流程精细,主要有准备材料、制坯、加工装饰、烧制、检验五个阶段,一般包括选泥、晒泥、碾泥、搅泥、过浆、踩泥、揉泥、制坯、晾坯、等二十多道工序。其中工艺美术大师肖祥洪在拉坯环节、工艺美术传承人王峰在雕刻环节进行针对性指导。工艺美术大师张海文更是亲自上阵,从陶艺制作材料准备、制作工序、细节要点等各方面对项目组成员进行悉心指导,层层把关制图、过浆、雕刻等流程,直到陶制酒具生产成型。
搅泥:将碾细的泥放入桶里或缸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制陶工人用木棍对缸中的泥进行反复搅均,将泥和水搅成浆糊状。
过浆:将浆糊的泥舀出倒入细筛子中过滤的泥存放2至4天泥浆澄清后,将清水倒出,装入喷洒器中均匀喷涂,用做细陶。
工艺美术大师肖祥洪——指导拉坯
制坯:将揉和的泥,做成圆状形,放置于制坯车中央,再搅动车盘快速飞转后,制陶工用双手随车盘的转速上拉形成坯胎,再按各类产品的要求制成各种形状的泥坯。
工艺美术传承人王峰——指导雕刻
刻花:在晾干的泥坯上,用小刻刀随意雕刻各种图案,其装饰的方法有:刻花、点花、贴花、刁填、粑花、镂空、喷釉、素烧、色釉等11种。
同学们认真设计图样、拉坯、雕刻等过程
经过大师们的悉心指导与同学们的不断努力,在为期十几天的短途学习中,与大师一起生产出以下项目产品。
《重庆印象》系列产品:重庆特色建筑是重庆历史文化的见证和精神的象征,采用重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貌与山水文化,以荣昌陶为载体,每一个酒瓶承载着不同的地方文化底蕴,将两千年的陶文化与三千年的酒文化相结合,浴火“重”生,焕发出新的现代活力。
荣昌常把泡菜坛子比作荣昌陶的一棵小树苗,如今这棵树苗茁壮成长并开枝散叶,变成了一片树林。根据记载荣昌陶做泡菜坛已有多年历史,采用灯火阑珊的洪崖洞与庄严的人民大礼堂为设计元素,让大众看到不一样的荣昌陶,看到具有重庆文化属性的泡菜坛。
《自然之美》系列产品:一草一木,一花一物皆有生命,重庆的自然之美是激发我们热爱且认真生活的力量,它能够给人以心灵的愉悦乃至生命的滋润,我们将自然之景融入到荣昌陶之中,让人们去感受美的力量。
此次“陶燃而醉”创新创业项目组,跨出校门步入陶艺生产基地与大师一起研发产品,满载而归,有效促进了“校企合作,行业参与,大师带徒弟”的大师工作室制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促进了工艺美术大师陶艺作坊与创新创业项目协同合作发展,帮助学生拓展双创涵盖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落实校企合作目标。
(供稿:殷世芯/供图:“陶燃而醉”创新创业项目组/审核:孙磊、黄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