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工程
培育学生良好学风,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一个学校的生存之本。教学过程实际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培育学生良好学风、提高教学质量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我想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理设计工作量,提高教学质量
如果教师教学的工作量过大,教师身体疲惫,就没有过多精力备课,更谈不上讲好课。老师想要上好课,首先工作量适度,安排合理,这样就可以充分备课,提高教学质量。
二、提高专业素养,创新教学方法
随着科技技术迅速发展,老知识、老经验、老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求,老师应该顺应市场需求,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创新教学方法。特别是针对专业课程,尽量勤动手,多实践,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有针对性的开展项目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要了解学生,引导学生学习
班主任工作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也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工作,班主任不单单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班级日常管理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帮助学生进步。所以,班主任了解学生专业情况是至关重要的。
四、关注后进生,做好转化工作
后进生之所以成绩不理想,也是有很多原因的,比如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缺乏兴趣、主动性差、学习能力弱等。后进生是很多教师最头疼的一个群体,总是因为这一群体,影响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所以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后进生,因为他们最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关爱。教师应转变自身的观念,对待后进生,要有信心、耐心和爱心,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给予他们被爱的感觉,引导他们亲其师,信其道。
总之,我认为教师是个良心职业,要想尽各种办法,让学生爱上学习,多找自身原因,不要一味抱怨学生学习能力差,要把上课变成一件有趣的事。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更好的培育学生良好学风,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责编:刘洪梅 王 琼)
上一篇:【质量大家谈】学校党委书记易俊在《重庆日报》理论版刊发《法治与德治思维下的教学质量观》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