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学生返校复学 多举措抓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
发布人: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0-05-26 16:49 点击数量:

5月25日,我校2019级5000余名学子顺利返校,在时隔4个多月后,重新回到了久违的课堂。当天,全校共有约300节次课重启课堂教学,沉寂数月的校园迎回熟悉的琅琅书声。

学生返校复学后,做好线上线下教学有序、有效衔接,是恢复和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随着全校学生分期分批返校复学,如何做好线上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衔接,是复学后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此,学校提前谋划、精心准备,研究制定特殊时期的教学工作组织实施方案,提前完成所有教学设备测试,优化配置教室资源,调整教学任务,部分课程继续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确保线上线下教学顺利衔接。

校长张进带队走进学生宿舍,了解复学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情况

学生在教室隔位就坐,重返线下课堂学习

科学应变  探索混合式教学新模式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学生返校复学后,学校针对部分大班课和无法返校的学生,采取网络同步教学的方式,教师在课堂上继续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教室+宿舍”同步直播教学,探索混合式教学新模式,研究拓展课堂教学多维空间。

艺术设计工程学院教师尹然讲授“室内设计原理”课程

面对新鲜的线上线下同步教学,艺术设计工程学院教师尹然直言“有些紧张”,担心无法同时兼顾线上线下教学互动。“我尝试在课中通过现场提问和在线问答相结合的方式,力求线上线下同学都能参与到课堂当中。”合班的课程需要挑战在教室和网络同时完成授课,如何才能做到更好,尹然老师正在积极探寻更好的答案。

资源与安全学院教师高丽表示,“回归正常的课堂教学后,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我会先将本学期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串讲一遍,尤其对较难理解和重要的知识点在课堂上再进行详细讲解,并根据学情分析和问题反馈,结合线上线下教学实际,调整教学设计,尽可能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资源与安全学院教师高丽讲授“化学分析”课程

调查摸底  精准施策补齐学习短板

在学生返校后,各二级学院将开展阶段性在线学业测试,及时掌握线上教学期间的学习情况。在精准掌握学情基础上,制定包含“一对一”或“一对多”学业帮扶计划、课后辅导答疑和巩固讲授计划等,帮助学生尽快补齐短板,将疫情对学生学习的影响降到最低。

土木工程学院教师李荣健在“建筑工程图识读与绘制”课程上指导学生

“作为专业课教师,我们要科学把握线上线下教学有效衔接,”土木工程学院李荣健老师在谈到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教学方式转换时谈到,“专业课程内容的衔接,是学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的关键环节,我们要做好线上教学情况摸底,找出学生线上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辅导。”

在“彩色宝石鉴定”实训课上,测绘地理信息学院教师黄朝阳在为学生巩固复习了该门课程的重要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后,随即一对一指导学生进行彩色宝石鉴定的实践操作。“彩色宝石鉴定”是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核心课程,理论和实践要求较高。受疫情影响,此课程不能按照以往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对此,黄朝阳老师表示,“学生返校后,该门课程将通过集中实训,弥补学生缺少实践操作的短板,以达到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测绘地理信息学院教师黄朝阳在“彩色宝石鉴定”实训课上指导学生实践操作

据了解,学校全体教师将按照《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组织实施方案》要求,针对所授课程制定对应的教学衔接工作方案,统筹做好课堂教学疫情防控和线上线下教学衔接过渡,细化措施,确保实效,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供稿:党委宣传部、教务处/摄影:冯焰勇/责编:冯焰勇 刘洪梅)

上一篇:【综合新闻】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来校调研图书馆工作
下一篇:【抗击疫情 你我有责】通识教育学院举行“聚力同心 战疫同行”专题辅导报告会